2016年“智能制造 智能管理——用友U8+互联网+产业联盟峰会”于6月16日在长春盛大召开,会议不仅邀请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顺先生和在制造行业耕耘十几年的用友优普副总裁孙永军博士,更有在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方面无畏前行的京滨大洋冷暖工业(大连)有限公司,哈尔滨艾瑞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分享,本次峰会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与会嘉宾真正体验到了U8+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专家解读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顺讲到,工业技术强国德国率先抛出了“工业4.0”的概念,一时间引得全球瞩目,各国纷纷效法,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中国顺应潮流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毫无疑问,在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指引下,智能制造是所有企业日后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仍然徘徊在价值链底端的中国中小企业如何快速转型、把握产业链上稍纵即逝的新机遇、如何避免出局?
范玉顺教授指出,智能制造的前提是实现智能管理。制造业企业要想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和升级,首先要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在运作模式、产品、服务、组织与流程上的创新,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智能管理。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路线,把所有精力和资金投在智能设备上未必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智能管理随时都可以开始。
用友优普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及实践之路
用友优普是怎么理解智能制造的?企业的实践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用友优普副总裁孙永军博士分享了用友优普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与实践。
孙永军博士认为,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中强调五个层面上的创新,即产品模式的创新、制造模式的创新、供应链模式的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中国制造2025涵盖的面很广,但重要还是集中在产品研发设计、企业市场营销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内容。
U8+的智能制造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噱头,是真正根据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构建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
U8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新一代的U8+产品上,已经顺应现在的中国制造2025涵盖的五大创新的内容,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在智能制造领域上,建立起了独创的多级应用进阶体系,完善了“三环六纵”的全景应用模型。
企业智能制造的实践之路
会上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京滨大洋冷暖工业(大连)有限公司,哈尔滨艾瑞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其公司借助U8+实现企业转型的成功实践。向众企业指明了智能制造时代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向。
智能管理 从基础信息化开始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品质的LED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运用U8+系统之前,希达电子五本帐分离,财务和业务部门间信息传递依靠纸质单据和报表,每个部门都是信息孤岛,部门间数据差异核对困难。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主管徐小东分享到:希达电子信息化之后实现了五帐合一。依靠采购、销售、库存和生产管理等模块,把所有企业业务流程都固化到U8系统中,通过U8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在各部门间的实时传递,打破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孤岛。
智能管理 产业链共赢
京滨大洋冷暖工业(大连)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魏兆勇分享到:作为典型的制造企业,京滨大洋借助于ERP系统实施,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提高了库存的准确度、降低了库存积压。按计划进行生产和采购,原材料采购的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进度实时查看,用料得到了有效控制,杜绝了生产过剩和物料损失造成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同时,满足上游企业对汽配行业的质量追溯的要求,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智能制造 从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始
哈尔滨艾瑞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在U8+应用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公司信息总监关健夫分享到,艾瑞公司通过与用友的合作,成功实施U8ERP系统后,建立了企业标准完善的基础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现有的信息数据,解决了管理瓶颈制约的问题,对关键的管理流程进行标准化、系统化、参数化。随着对业务流程的严格掌控,各个部门之间沟通更加顺畅,信息传递更清晰,决策信息更全面,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公司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
峰会最后用友优普高级专家崔晓阳老师表示:当我们讲智能制造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偏重于或者局限在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智能制造它应该是整个企业的智能化,所以它应该包含智能的管理决策和智能的生产过程。
智能制造”时代已经来临,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何在,转到什么方向,升到什么级别,已成为每个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果说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跳板与支点,那么用友U8+将是这个跳板的最好选择。用友U8+不仅是企业互联网化平台,更是企业数字化平台,成就企业转型升级的不二之选!